您好,欢迎访问澳门永利唯一官网304!

培养计划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本科教育  培养计划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发布时间:2024-10-30浏览次数:10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

 制定日期:20247   制定:闫霆    审核:仇中柱、朱群志    批准:杨宁


一、专业说明

 专

工 学

能源动力类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Line 3业代码:080504T


Line 2

二、培养目标

坚持“立足电力、立足应用、立足一线”的人才培养理念,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电力相关行业技术进步需求,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富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本专业致力于培养具有“储能科学与工程”这一交叉融合学科背景,具有宽厚扎实的能源、化学、物理、电子、电气工程等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在系统掌握电能、热能、机械能等存储和转换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多学科交叉融合和国际视野拓展,培养能引领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未来发展及适应新工科要求的高级工程技术人员和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毕业生经过五年左右的工作实践,预期在社会与相关专业领域达成相应的目标并获得如下的能力:

1具有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社会观和科学观,有较高的思想道德、社会责任感、文化素养和专业素质,富有求实创新的意识,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能有效应用自然科学、储能科学与工程学科领域的工程科学基础、工程专业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

3能通过工程经验的积累,深刻了解所属工程部门的特点、管理体系和质量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能提出专业独立技术见解,能承担储能科学与工程复杂问题研究、储能系统设计与开发以及工程管理工作。

4具备管理工作团队及协调项目的活动能力,能正确认识项目团队中的角色定位,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效实施,富有社会责任感,在工程实践中,能综合考虑法律、安全、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等因素。

5具备在能源与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化学工程和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以及相关学科进一步深造的基础,能够与时俱进,通过不断学习来拓展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具备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国际化视野,能够从容应对科技发展挑战,掌握新兴技术、实施技术创新,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

三、毕业要求

 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出发,培养的人才应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结合本专业特色制定毕业要求如下:

1.工程知识: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知识和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解决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1.1掌握相关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用于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合理表述。

1.2掌握工程基础知识,并能用于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问题的建模与求解。

1.3 掌握储能科学与工程的专业基础知识,并能用于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问题设计方案的验证。

1.4 掌握储能科学与工程的专业知识,并能用于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分析改进。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2.1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储能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基本原理,识别与判断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

2.2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和数学模型方法正确表达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

2.3 运用基本原理,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能源转换与利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获得有效结论。

3.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储能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同时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3.1 掌握针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方法和技术。

3.2能够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储能系统或单元(部件),并体现创新意识。

3.3 设计中能够综合考虑社会、安全、健康、法律、文化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4.1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技术研究,并设计实验。

4.2 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研究,掌握数据采集与分析方法,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包括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5.1 了解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中的现代技术手段与工具。

5.2 能够针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

5.3 能够对储能相关的产品和系统性能以及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建模、预测与模拟,并能理解其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6.1 了解储能科学与工程行业有关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2 能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储能科学与工程行业相关活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了解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安全规范,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7.1 了解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安全规范。

7.2 能够理解和评价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祖国;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责任。

8.1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了解中国国情。

8.2 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素养、社会责任感。

8.3 能够在储能科学与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社会责任。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理解并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9.1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学科背景下团队对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意义和作用,理解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每个角色的定位与责任,能够胜任个人承担的角色任务。

9.2 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团队其他成员的意见与建议,能够承担并胜任团队中任何角色。

10.沟通:能够就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外文文献,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0.1 能够就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10.2 具有国际化视野,能够比较熟练地阅读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外文文献,了解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国际前沿、热点和发展状况;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与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储能科学与工程及相关行业中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1.1 掌握储能科学与工程行业相关的工程管理原理和技术经济分析。

11.2 在多学科环境中,能够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产品及系统的设计研究中应用工程管理原理。

12.终身学习:拥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具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12.1 认识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12.2 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以及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获取知识的能力,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四、主干学科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以及材料科学与工程。

五、核心课程

 传热学、工程流体力学、固体物理学、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储能材料、电化学储能及应用、机械储能技术与应用和储热原理及技术。

六、主要实践教学环节

 军事技能、工程实训、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机械储能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电化学储能及应用课程设计、储热原理及技术课程设计、认识实习、专业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设计)

七、主要专业实验

 物理化学课程实验、工程流体力学课程实验、工程热力学课程实验、传热学课程实验、自动控制原理课程实验、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课程实验、储能材料课程实验、储热原理及技术课程实验、机械储能技术与应用课程实验和电化学储能及应用课程实验等。

八、毕业学位要求及授予学位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学完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课程和学习任务获得相应的学分(修满168.5学分),素质拓展教育4学分(包括社会实践、大学生科学创新实践和学科竞赛等)劳动教育144学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要求,符合各项要求者,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毕业生符合国家和学校的有关规定者,经校学位委员会审查通过,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九、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分配表

学时分配(课内2280学时,集中实践620学时,共2900学时,其中必修课2548学时,选修课352学时)

类别

内容

比例

通识必修课程

思政类、语言与工具类、综合素养类、能源电力特色类等:(760学时)

占课内学时

33.33%

通识选修课程

人文社科类、思政教育类、艺术审美类、自然科学类、外语拓展类:(160学时)

占课内学时

7.02%

学科基础课程

公共基础课:(496学时)

占课内学时

21.75%

占课内学时

34.38%

专业基础课:(288学时)

占课内学时

12.63%

专业教育课程

专业核心课(必修):(384学时)

占课内学时

16.84%

占课内学时

25.26%

专业选修课:(192学时)

占课内学时

8.42%

集中实践课程

必修课课内实验、上机等:(184学时)

占必修课总学时31.55%

集中实践教学环节:(620学时)

十、教学安排指导表(另附表)



十一、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及其与课程的对应关系表

()专业毕业要求与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

毕业要求

培养目标1

培养目标2

培养目标3

培养目标4

培养目标5

毕业要求1





毕业要求2




毕业要求3





毕业要求4





毕业要求5





毕业要求6




毕业要求7





毕业要求8





毕业要求9





毕业要求10




毕业要求11





毕业要求12





 注:在有对应关系的框内填“√”。

()专业所设课程对毕业要求的支撑矩阵图

课程名称

 毕业

要求1

 毕业

要求2

 毕业

要求3

 毕业

要求4

 毕业

要求5

 毕业

要求6

 毕业

要求7

 毕业

要求8

 毕业

要求9

 毕业

要求10

 毕业

要求11

 毕业

要求12

思想道德与法治






M


H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H




M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M

H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M

H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H




M

形势与政策(1)(2)(3)






H

M




M


大学英语(1)(2)





M





HM


M

学术英语课程





M





H


M

能源电力英语





M





H


M

C语言程序设计B

M




H








大学体育课程









H



M

大学生入学教育与生涯规划

H

M

L










大学生心理健康

H

M

L










军事理论








L

H




创新创业基础






M



H


M


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实务

H

M

L










能源中国



L



H

H






丝路之光

H

M

L










能源电力概论系列课程







M

L



H


工程伦理






H


M





项目管理与工程经济决策











H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H







机械制图B



M

M









高等数学A(1)(2)

H

L











大学物理B(1)(2)

H

L











物理实验A(1)(2)



M

H









工程力学B


M

M










普通化学B

H

M











线性代数B

M

M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C

H

M











电路分析C


M

M










机械设计基础

M


H










电工与电子学

H

M


M









工程热力学

H

H











计算方法

M

H



L








自动控制原理C

H

L


L









物理化学B

H

M


L









固体物理学

H

M











现代材料测试分析方法

H




M








工程流体力学

H

H


L









储能材料

H

M

L










机械储能技术与应用

H

M











传热学

H

M

L










电化学储能及应用

H

M


L









储热原理及技术

H

M





L






军事技能








L

H




工程实训






M


H

M




专业认识实习







H


M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


M

H


H








生产实习






M

H

H

M




机械储能技术与应用课程设计


M

M


M








电化学储能及应用课程设计


H

M

H





L




创新创业训练与实践

M

M

H

M





L

M

M

H

储热原理及技术课程设计


M

HM










毕业实习


H






M

L




毕业设计(论文)

M

M

M

M

M

M

M



M

M

M

注:表中教学环节:课程、实践环节等,根据课程对各项毕业要求的支撑强度分别用H(高)、M(中)、L(弱)表示,支撑强度的含义是:该课程覆盖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多寡,H至少覆盖80%M至少覆盖50%L至少覆30%